笔趣帝

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1/2页)

笔趣帝【biqudi.org】第一时间更新《舍弟诸葛亮》最新章节。

二月底,柴桑东郊,彭蠡泽畔。

已经搞定了降军收编的诸葛亮,这几日终于开始着手大哥吩咐他的最后一件工作——熟悉水利治理的勘测。这活必须在他启程出使刘备前彻底掌握,否则到了那儿,被陈群一请教,就得立刻抓瞎。

好在诸葛亮本就对自然之理非常感兴趣,也愿意鼓捣实务之学,几天下来,倒是没觉得疲累。

汉朝的彭蠡泽,面积比后世的鄱阳湖还大得多,但水位同样很浅,枯水季和丰水季,湖面面积差距也非常大。

冬天降雨少,就会露出大片的淤泥湖底,初夏水最多,又会全部淹没。

此前枯水季,诸葛瑾就吩咐人趁着水位低,把岸边一些丰水季时低于湖面不多的位置,用淤泥堆填垫高,确保丰水季时也能高出水面,就形成了圩田。

而所需的泥土就从更低的位置挖,这样湖区的容积和灌溉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圩田非常肥沃,都是积年的湖底淤泥堆起来的,起码三五年不施肥都能持续丰收。

搞圩田的施工量其实并不大,因为淤泥很软很好挖。

只是普通人测不准水位落差、海拔高度,经常堆填不到位。如果有精于水利勘测的老手把关,情况就会好很多。

而诸葛亮显然就是“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大哥给他的数学和光学物理卷轴,他早就学完了,纸面应用题也刷过了,就差动手实操。

再临阵磨枪实战练练,不说超越近代人,但超越唐宋时期水文勘测高手的水平,那是绰绰有余的。

造圩田的难度,相比于修运河、修闸门,那绝对是小儿科级的。但所用的光学水平测量原理却是一样的。

诸葛亮验收了一下圩田后,又试水了几道沟渠、想人工调蓄水位修点缩小版的水渠闸门,把该试手的工艺都练练,有问题就近请教大哥再查漏补缺,前后十天工夫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

这一天,诸葛亮总算觉得自己的治水手艺,勉强可以出师了。

他准备收拾收拾,把要还给刘征南的五千士卒和战船,也都筹备停当。随船带足军粮,后日就能拔锚起航,顺流去广陵出使了。

因为是“验收手艺”之日,诸葛瑾也难得抽出全天时间陪着弟弟,确保弟弟真的学进去学扎实了,兄弟俩一直在城外的圩田和灌溉渠忙活,到傍晚方回。

前些日子太忙,诸葛亮也没精力注意其他生活细节,连每天赶路进出城都是在走神想自己的事。

如今心情大定,再赶路时便如走马观花,东逛西看,便注意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诸葛亮看到,一片刚刚整顿好的圩田,有农夫在用大哥去年发明的那种“剪刀式挖洞播种机”播种,还有耕牛在拉着一种样子略微奇怪的犁在挖沟。

诸葛亮跟农事水利打交道了十几天,对农具创新自然也正在敏感期,所以一看到那犁就停了下来,重新脱掉鞋走进泥地里,仔细观察了一下。

看着看着,他忍不住问耕地的农夫:“老人家,此犁是何人所作?为何我在别处从未见过?你们柴桑人用此物多久了?好东西啊,破土时比别的犁犀利不少。”

那些农夫原本也不在意田埂道旁有马匹路过,听诸葛亮主动搭话,众人这才抬起头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赛博朋克:2075》《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独家报道》《高武纪元》《大明:嘉靖修仙啦》《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修仙女配谋长生》《诡秘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晋枭猎明从来没有的帝国千年军国纪元1701回到明朝当太子大国崛起1857明风万里大汉昌邑王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唐时归明末龙腾宦海风流大唐国妖大明小官人宗明天下三流书童重生之朕即国家混在蜀汉当皇帝最终反击江东幼虎虚拟战线医入白蛇大明至圣三国之蜀汉复兴大明之帝国再起五代十国一儒生汉家日月宣和画卷五胡明月三国云飞扬娶个毛妹当老婆汉室可兴三国之帝统天下大明公侯贼三国明末第一强藩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乱世妖娆王重生明末当皇帝